粘质沙雷菌存在于土壤、水和食品中,也存在于人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中,是条件致病菌。近年来,它在医院感染中已成为重要的病原菌,在个别救护中心已成为创面检出的主要菌种之一,并且因其菌体细小,也是用来衡量穿透性能的最佳细菌。粘质沙雷菌在20℃条件下培养可产生灵菌红素,菌落为红色,本研究使用的是临床分离株,不产生色素[5],琼脂糖培养基及羊血培养基上的菌落为白色。而溶藻弧菌属于嗜盐性海生弧菌,为海洋环境的主要优势菌种之一,生物学特性与副溶血弧菌极为相似,是沿海地区腹泻和食物中毒的常见病原菌[6-11],早在1973年就有人指出溶藻弧菌对人类有致病作用,主要引起创伤性感染和败血症等肠道外感染,如蜂窝组织炎、中耳炎、脓毒血症等,因为实验组敷料同时具有阻水性能,故选择溶藻弧菌作为海水菌的代表菌种。 实验组敷料在低水分条件、半潮湿条件及潮湿条件下阻隔粘质沙雷菌或溶藻弧菌的实验证实细菌未能透过实验组敷料生长,说明实验组敷料阻菌性能良好。实验组敷料为聚四氟乙烯(PTFE)膜外喷涂聚氨酯制成,PTFE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电绝缘性和良好的抗老化耐力,但PTFE膜为丝状PTFE压制而成,孔径较大,而带涂层的PTFE复合膜可明显提高其防水性及阻隔性能[12-14],外涂聚氨酯后孔径约为0.45 μm,而较小的粘质沙雷菌直径约0.5 μm,无法透过实验组敷料。 对照敷料在低水分条件、半潮湿条件及潮湿条件下阻隔粘质沙雷菌或溶藻弧菌的实验证实细菌可透过对照组敷料生长,原因可能是由于对照组敷料相对于实验组敷料而言,敷料纤维间孔径较大,对细菌阻隔差,在含水分条件下细菌容易透过对照组敷料而在培养基上生长。 总的来说,实验组敷料,即医用多糖止血愈合海绵的辅助敷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具有隔菌性能,在低水分条件、半潮湿条件及潮湿条件下对粘质沙雷菌或溶藻弧菌均有阻菌性能。 [参考文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济南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YY/T 0471.5-2004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第5部分:阻菌性[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2] 王文庆,侯丽,吴平,等.接触性创面敷料阻菌性试验方法标准介绍及改进构想[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0,16(7):40-41,44. [3] 邢楠,田丰,刘长军.聚丙烯纤维水刺法无纺布化学及阻菌性能的实验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7,26(6):926-930. [4] 朱时海,王久儒.医用灭菌包装的介绍及无纺布的使用性能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2,18(2):65-67. [5] 肖刚,洪国强,陈月燕,等.临床标本中粘质沙雷氏菌的鉴定及药敏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2):3974-3975. [6] 张玲,尚碧莲,王厚照,等.海水浸泡动物外伤创面的细菌培养与分析[J].人民军医,2004,47(6):311-312. [7] Noonburg GE. Management of extremity trauma and related infections occurring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J]. J Am Acad Orthop Surg,2005,13(4):243-253. [8] 洪建明,胡学峰,刘敏,等.爆炸伤合并海水浸泡致感染的细菌学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20):1759-1760. [9] 单洪伟,高磊,马甡,等.不同C∶N条件下一株溶藻弧菌对不同种类氮源的吸收特性[J].中国水产科学,2013,(5):1066-1075. [10] 高璐,唐伟,杨振泉,等.江苏省淡水产品中主要弧菌菌群的RAPD分型[J].江苏农业学报,2013,29(3):599-605. [11] 刘志刚,张其中,张占会,等.近江牡蛎HSC70基因对溶藻弧菌感染的反应[J].中国水产科学,2012,19(3):500-508. [12] 郝新敏,张建春,郭玉海.PTFE复合膜的SARS防护及透湿机理的研究[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3,17(3):200-205. [13] 夏春明,何振华,喻爱喜,等.生物活性敷料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30(12):2680-2681. [14] 康骋,沈志森,陈静静,等.医用聚氨酯多孔支架的制备及其与细胞共培养的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3,42(5):201-204. |